临港文理学院与心理学院联合开展 “阳光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完善公共服务
本报讯(记者 刘悦) 为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近日,临港文理学院与心理学院联合启动 “阳光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项目,通过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心理关怀活动等,为师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完善校园公共服务,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环境。
项目首要任务是共建 “校园心理咨询中心”,中心位于临港文理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配备 15 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其中 10 名来自心理学院),设有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情绪宣泄室等功能区域。心理咨询师为师生提供免费的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师生可通过线上预约或现场登记的方式申请咨询。中心还开通了 24 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确保师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获得心理支持。“最近因为考研压力大,情绪一直很低落,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疏导,我学会了调整心态的方法,现在感觉轻松多了。” 临港文理学院 2022 级学生王浩说。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两校联合开发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心理学” 等课程,面向临港文理学院全体学生开设,由心理学院教师授课。课程采用 “理论讲解 + 案例分析 + 体验式教学” 的模式,通过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巧。同时,课程还设置了 “心理实践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程所学,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或撰写心理成长日记,加深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心理关怀活动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校围绕 “心理健康月”“新生适应期”“毕业季” 等关键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 “心理健康月” 期间,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漫画展、心理情景剧大赛等活动,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针对新生,开展 “新生适应团体辅导” 活动,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毕业季则开展 “就业压力疏导” 专题讲座,引导毕业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挑战。
此外,项目还组建了 “阳光心灵” 学生志愿服务队,由两校学生组成,经过专业培训后,开展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宿舍心理关怀、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工作,成为校园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志愿服务队还定期走进周边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简单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宣传服务,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实施一年来,临港文理学院师生心理咨询满意度达 95%,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下降 35%,师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临港文理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张敏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心理学院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为师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打造更有温度的校园公共服务。
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fuwu.edu.edu.mu/post/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