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文理学院建成 “智慧公共服务中心” 24 小时自助服务覆盖 18 项业务 学生满意度 96%
2025 年 3 月 15 日,临港文理学院智慧公共服务中心的大门缓缓打开,2000
平方米的服务大厅瞬间映入眼帘:白色的天花板上悬挂着流线型吊灯,30 台银灰色的自助终端机整齐排列在大厅两侧,中间的咨询台后,AI 机器人 “小临”
正挥舞着手臂打招呼:“同学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当天,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整合了教务、财务、后勤、学生工作等 6 个部门的业务,彻底结束了学生
“跑多部门、排长队” 的历史。
“以前补办校园卡要先去教务处开证明,再去财务处缴费,最后到后勤处领卡,至少要等 3 个工作日,遇上老师开会还得跑第二趟。” 大三学生刘畅抱着书本走进大厅,径直走向自助终端机,插入身份证、点击 “校园卡补办”、扫码支付 20 元工本费,短短 2 分钟,一张崭新的校园卡就从出口弹出。她笑着说:“上周我室友深夜赶论文时把校园卡弄丢了,凌晨 2 点来这儿补办成功,一点不耽误第二天进图书馆。” 除了补卡,自助终端机还能办理成绩单打印、四六级报名、学费缴纳等 18 项业务,屏幕上有中英双语选项,字体大小可调节,方便不同需求的师生使用。
在 “智能咨询岗” 前,几名学生正围着 “小临” 提问。“如何申请助学贷款?” 一名新生问道。“申请流程为:登录教务系统提交材料→学院审核→学校审批→银行放款,全程约 5 个工作日,需准备身份证、家庭贫困证明等材料哦。”“小临” 的声音清晰柔和,语音识别准确率达 98%,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会自动转接人工客服。后勤管理处处长张明介绍:“‘小临’已储存 1000 多个常见问题的答案,试运行一个月就解答了 6000 余次咨询,相当于 3 名人工客服的工作量。”
中心最受好评的是 “一站式审批系统”。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岗位时,只需在手机上上传简历和成绩单,系统会自动流转至学院和学生工作处审核,审核进度实时推送,平均处理时间从 5 个工作日缩短至 1 个。“以前要抱着材料跑两个部门签字,现在躺在宿舍就能等结果。” 大二学生陈宇刚通过系统申请到图书馆的勤工助学岗位,他展示着手机里的审批进度条:“上午 10 点提交的,下午 2 点就通过了,太高效了!”
试运行一个月,中心接待师生 8000 余人次,自助服务占比达 72%,人工窗口前的排队时间平均不超过 5 分钟。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校园服务的满意度从去年的 78% 飙升至 96%,“24 小时服务”“流程简化” 成为好评关键词。张明透露:“下一步我们将新增‘校园服务地图’功能,师生在手机上就能查到各业务的办理地点和等待人数,还计划接入校园医保报销业务,让服务更全面。”
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fuwu.edu.edu.mu/post/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