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文理学院升级老年海洋康养服务 银龄课堂与健康监测暖民心
临港文理学院的老年康养服务中心里,医学院教师正为老人做 “海洋疗法”
健康评估,通过心率监测与体质测试,制定个性化康养方案;隔壁的银龄课堂上,计算机系学生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机查询 “海洋气象养生指南”,屏幕上同步显示
“海风指数与关节养护” 的科普内容。该中心近日完成升级,打造 “健康监测 + 文化康养 + 数字赋能” 三维服务体系,成为临港老年群体的
“幸福驿站”。
“临港 60 岁以上老人占比达 22%,多数有海洋相关的养生需求,但缺乏专业指导与数字服务。” 中心负责人、护理学院教授王丽介绍,升级后中心新增 “海洋康养实验室”“银龄数字工坊” 两大功能区:康养实验室配备心率变异分析仪、体成分检测仪等设备,提供免费健康评估与海洋食疗指导;数字工坊开设 “智能设备使用”“健康码申领” 等课程,配备 20 名双语志愿者,采用 “一对一教学” 模式。
特色服务深受老人欢迎。“海洋疗法” 健康课上,教师讲解 “海带、紫菜的降血压功效”,并指导老人制作海鲜养生汤;“渔港记忆” 文化沙龙中,老人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做渔灯,回忆昔日渔港生活,已开展活动 40 场。78 岁的张大爷说:“在这里不仅能测健康,还能学用手机视频,跟外地的孙子聊天再也不用麻烦别人了。”
校地联动深化服务覆盖。中心与临港 4 个社区共建 “康养服务点”,每周安排教师与志愿者上门服务;联合本地医院推出 “绿色通道”,健康评估异常的老人可优先就诊;开发 “银龄海洋康养手册”,首印 3 万册免费发放。数据显示,中心已服务老人 5000 人次,开展健康讲座 60 场,帮助 1200 名老人跨越 “数字鸿沟”。王丽透露,2025 年将新增 “海洋瑜伽”“渔事康复” 等特色项目,打造长三角老年海洋康养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