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文理学院 “开海文化周” 启幕 渔商古韵与现代活力共绘港湾图景
临港文理学院的中心广场上,渔民传承人带领师生表演着传统 “开海祭” 仪式,焚香、敬酒、诵读祭文,庄重的氛围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不远处的 “渔商市集”
里,学生们售卖着自己设计的 “开海主题文创”—— 印着渔港风光的帆布包、渔灯造型的钥匙扣,摊位前人头攒动。该校近日举办的 “开海文化周”,吸引 4
万名师生及市民参与,成为临港最具烟火气的文化品牌。
“开海是临港渔民最隆重的节日,承载着‘感恩海洋、祈盼丰收’的文化内涵,我们要让这个传统节日在校园焕发新生。” 文化周总策划、艺术学院教授杨梅介绍,活动设置 “开海仪式”“渔商文化展”“海鲜创意料理大赛” 三大板块,邀请 12 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 名本地渔民共同参与。开幕式的 “渔港巡游” 堪称视觉盛宴:学生们身着传统渔服,抬着 “渔获模型”,跟着渔民号子缓步前行,沿途展示渔网编织、海鲜腌制等传统技艺。
现代创意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在 “海鲜创意料理大赛” 现场,烹饪专业学生将传统海鲜做法与西式料理结合,推出 “芝士焗梭子蟹”“海鲜意面” 等菜品,由渔民评委与美食博主共同打分;“渔商文化数字展” 上,学生用 VR 技术还原百年前的开海盛况,观众可 “穿越” 到旧时渔港与虚拟渔民互动。“我们不是复刻传统,而是用年轻人的方式解读文化,让开海节被更多人喜欢。” 数字媒体专业学生李萌说,她的团队制作的开海节短视频在抖音播放量突破 500 万。
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双赢。文化周期间举办 “渔商文化论坛”,学者与渔民共探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化路径;评选出 25 件优秀文创作品,给予每件 8000 元孵化资金,其中 “开海主题礼盒” 已与临港景区达成供货协议;活动带动周边海鲜餐饮、民宿收入增长 30%。临港新区文旅局局长表示:“开海文化周已成为临港的城市名片,下一步将与学校共建开海文化产业园。” 杨梅透露,2025 年将推出开海主题音乐剧,让传统节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