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文理学院成立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一、建设背景与战略定位
临港文理学院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积极响应国家经略海洋战略的重要举措。依托临港新片区作为全球海洋科创中心的区位优势,该中心将聚焦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洋碳汇核算、深海微生物资源开发三大前沿领域,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中心特别强调文理交叉特色,计划开设海洋政策与法律、海洋生态经济学等跨学科课程,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治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核心研究方向与特色
海岸带韧性治理:借鉴中澳海岸带管理研究中心的中外比较研究模式,开展临港新城-滴水湖区域的海岸带空间规划研究,探索人工鱼礁与生态养殖相结合的立体用海模式。
蓝碳技术创新:联合上海海洋大学DOME大科学计划,研发深海微生物固碳技术,参与制定国际海洋碳汇核算标准,助力临港打造零碳示范区。
海洋数字孪生:引入AI大模型技术,构建临港海域动态监测系统,为海洋灾害预警和航运调度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三、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
中心将深度融入临港深海经济产业集群,与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机构共享万米级深海采样装备与OceanMicrobe数据库。同时设立国际学生暑期项目,参照上海暑期学校海洋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跨文化培养模式,推动海上基因丝绸之路建设。中心首批已签约27名国内外专家,包括参与DOME计划的微生物学家和海岸带政策研究员。
四、发展愿景与预期成果
未来五年,中心计划建成三个公共服务平台:海岸带规划智库(年发布2份政策白皮书)、蓝碳中试基地(培育3项专利技术)、海洋数字孪生实验室(开发1套临港海域模拟系统)。其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临港新片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战略目标,预计带动海洋相关产业年产值增长超15%。